2016 年我从前厂被离职,准备投身知识付费。当时,我给自己的定位是:
- 技术网红,技术的引导者和推广者
- 主要做技术点的引介、推广和普及
- 面对的受众:有一定工作经验,收入稳定,愿意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
事后证明我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、非常愚蠢的。但是我之所以会这样设计,肯定也有我自己的内在逻辑。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样子的:
- 我在推特、微博、RSS 上关注了很多开发者和技术公号,我日常接触到很多新鲜的资讯和技术分享。这是我学习的主要方式。并且,通过搬运、翻译、评论,就可以解决 50% 的内容来源。
- 程序员是高收入群体,对于收入稳定的程序员来说,在知识付费方面,偶尔支出百十块,应该是非常简单、不用太做考虑的事情。
- 前厂对待新技术比较开明,我的技术风格也比较激进,我认为我跟主流市场存在一个时间差,有机会先实践很多技术点。
- 我当时知识付费接触最多的是“得到”,它的模式基本上也正是:零星的知识点,碎片化的学习时间、以兴趣为主的补充式学习。在我看来,这种模式已经得到验证。
与之相较的方式是做一个系统性的大课,从头到尾讲述某个技术栈的全部知识。我认为这种模式的信息密度太低,或者说,对于费用支出来说性价比太低。一方面,很多书本都在做这件事情,我未必能比他们做得更好;另一方面,结合我个人买书的经验,一本书对我来说,真正有价值的可能就那么几页,我几十块上百块买的一本书,99% 都是我不需要的,怎么看都不划算。
最终我决定做知识点分享。回顾我发起的讲堂,从第一个 《jQuery, Backbone, Vue》,讲解 MVC、MVP、到 MVVM 的发展;到第二个 《Promise 的 N 种用法》讲 JS 异步编程,再到后面的种种,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。事后被证明,这个思路完全错误。
现在想想,这个错误分几方面:
- 基于知识点的付费,售价不可能太高,但是我个人又没有什么流量能力,所以一次分享,均价5块,卖个几百份,扣掉税费、平台手续费,也就小几千块,但是做一份次分享要花一周多的时间准备,这个收益完全不足以支撑我做下去。
- 在软件开发这个垂直领域,参与知识付费的主力消费人群,其实并不如我一开始想象的那些,是有闲钱,不在乎花百十块满足一时兴趣的人;而是发自内心认为这一笔知识付费有机会改变自己人生的人。比如我,不介意花个10块20块去学一些新的知识点;但是同时,我也有非常强的信息收集能力,也知道哪些知识点我需要学习。所以往往我并不需要花这个钱;而那些需要学习这个知识点的人,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这个知识点……
- 那些不会写代码、但是想学的人非常需要成体系的知识,尽快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。他们需要的形式是视频课程、线下答疑、与讲师面对面交互。他们愿意投入时间、精力、金钱,换取改变人生的机会;而不是了解一两个知识点,然后还是写不出完整的代码。
总之吧,踩坑踩了一年多,我也逐渐得出一些结论:要做课,要做系统性的、全面的大课。
一方面,对于广大基础薄弱,没有知识体系的同学来说,一套系统性的大课,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,理解整个开发流程。之后,他们才有查缺补漏的可能。
其次,主力消费人群其实有时间学习,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,才能够上这个行业需要的门槛。
再次,如果有哪些内容用户不需要,他跳过去不看就可以。相对于学成后动辄一两万的月工资,一套课几百块上千块,其实真不算什么。大家也不会在意,不然那些培训班几万块的学费怎么可能有人买?
所有学员大家最关心的,其实是听完你的教程,能不能找到工作,能不能改变人生。
总结
做更好的内容,卖给需要的人,产生持续性的收入,是我的追求,也是我认为未来十年对我最重要的事。所以我今年会继续在这方面努力,今年的目标是做一套完整的、系统的实战课。
欢迎吐槽,共同进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