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上次总结还没到一个月,按说不该写总结的。但是前些日子读到一篇文章:《知识付费:硬的尴尬,软的大方》,结合最近看到的想到的,有感而发,于是想再啰嗦几句。
前年年底,我确诊糖尿病,决定要跑步锻炼,于是开始听《罗辑思维》。罗辑思维是知识服务知识付费的先锋军,为了提升基本面,他没少鼓吹这个行业。当然,也不算胡说,他的估值和各种销售额都在印证这个思路。我听着听着也心动起来。去年被前司裁掉后,我觉得开发培训应该值得一做,即使做不成,也能给自己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。再加上短时间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,于是我今年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培训,以备课做直播为主。
结果很失败。做一次直播好的话能挣400块,不好的话大约100~200,但是需要准备2~3天,甚至4天也有可能。付出回报完全不成比例。GitChat 文章也差不多。当然,有些讲师的课卖得不错,每次能卖好几百人,收入算起来也有好几千,但是,我假定他们的准备时间跟我类似,这点收入和正常上班的收入比起来也完全不够看。
消费者的问题
通过我的观察,我发现这个领域的消费者和我之前设想的完全不同。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经历作为主要参考坐标,所以我自然是把我自己当成潜在客户,我对知识类产品的消费习惯是:
- 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
- 要求精深的知识
- 付费100以下可以忽略
- 主动学习,耐心学习
然而实际做了一段时间之后,我发现这个市场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,大部分同学是这样的:
- 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。你问他想听什么,他说想听“如何成为高阶前端”、“如何看懂 jquery 源码”……
- 知识欠缺太多,太深的完全听不懂。
- 价格非常敏感,3块5块10块都有很大差别,为了找5元优惠可以转好几个 QQ 群。其实想想也对,5块钱大学里可能够吃顿饭了。
- 主动学习的很少,耐心学习的就更少。大部分同学都想速成屠龙之技,所以总会问出 1 里面的问题,得到鸡汤答案或者得不到答案之后就会去该干啥干啥了。
其实我当年又何尝不是如此?只是丢到社会上被歧视被压榨被摔打,多了,就知道该努力了,也知道该怎么努力了。现在想找到一批又想努力又踏实,还能力落后又肯花钱购买服务的人,真的是,太困难了……
行业的问题
应该说这个行业也没做好准备。
国内没有专业的编程直播平台,毕竟烧钱的项目,可以理解。斗鱼之类的平台倒也不拦着你,但是没什么流量,我在斗鱼直播,最好的时候50+人,偶尔互动两下。上周开尬聊会,好不容易把视频弄了下,填了半天的时间锚点,传上去,结果说我涉嫌色情暴力,也不告诉我哪一段,就不给我通过……
SF 直播,我投入最多时间的地方,专业技术论坛。到现在视频加锚点、视频加字幕、视频进入搜索结果都还没做。每次一问,态度都特别好,正在计划中。然则开播半年了,除了实现基础的直播功能,其它优化乏善可陈。我问了一下,公司 21 人,开发任务排得很满。不知道这种“一锤子买卖”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。
然后是 GitChat,文章竟然不支持后期编辑,简直匪夷所思,写好的文章想更新都更新不了。然后文章页完全没 SEO,没关键字没描述,百度搜不到,Google 也只抓了列表页。首页上看不到即将开始的话题,也没有分类……全是槽点。
所以我觉得,虽然知识付费已经很火,硬知识领域也可能有机会,但目前的行业各参与者,都还没做好准备。在合适的产品出现之前,先入者都在用自己肉身趟雷,填坑……
哦,对了,小密圈涉黄被关,我的朋友圈里也哀鸿遍野。
马太效应
马太效应,即赢者通吃,在公司上比较常见,在具体工作人员身上到没啥表现。同一级别的开发人员,在小公司拿这么多钱,在大公司也差不多,了不起配一些股票,差距不会太大。
但是知识售卖领域,马太效应就很明显。弱者比如我,各项积累都很差,基本上每次直播只能卖几十张门票;但是强者如果背景够好,卖几百人问题不大,破千也有可能。本就囊中羞涩的求知者,肯定更倾向于参与名家的分享,来我这里的更少。
于是我就得不到成就感,久而久之就放弃(我已经计划这样做了)。大家也很难挣到足够的钱持续做下去——而且一旦全职投入做分享,恐怕也要失去做“大家”的资本了——所以必须保证正职,所以时间就有限,所以场次就填不上。所以聚拢过来的消费者也渐渐散去。
啧啧,我是不是说的有点过……
所有的硬知识,都是如此。既然硬,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,更多的时间练习,本就不可能速成。不能速成,就缺乏成就感;补偿机制不同,就不愿意投入精力、时间、金钱。最终,想要靠卖硬知识糊口,很困难。至少在目前,很困难。
欢迎吐槽,共同进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