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眼中的知识变现 2017

前些日子写了《我的知识变现 2017,及2018年计划》,今天再聊聊我眼中看到的,别人家的知识变现吧。

先说我自己比较熟悉的互联网开发领域吧。在众多知识变现的方向上,这个领域最不太好做。其它领域,比如历史、心理,知识和实践很可能是断裂的;而互联网开发,不仅变化快,而且要求分享者既要站在分享的第一线,还要站在实战的第一线。

所以互联网开发不可能出现像得到那样的纯粹分享的群体,因为你要想分享有价值的知识,就得坚持在一线,每天至少写8~10个小时的代码。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,写了这么多代码,还有多少精力投入分享呢?

知加

知加是技术网红 Easy 的第二个创业项目,依托历史悠久的某大厂,我猜测他们最初的想法是,老厂积重难返,干脆另起炉灶,搞一个全新的项目,这样两家的品牌可以适当隔离,更有机会成功,失败也更可控。

事实上,知加的产品的确很有想象力。每个作者都可以围绕某个主题创建圈子,圈子可以收费也可以免费,广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这些圈子。圈子分为时间轴和核心内容两大模块,核心内容类似 Gitbook,由作者进行维护,使用命令行工具发布;时间轴类似微博,按照时间顺序发表内容,支持回复转发等。

这个架构非常适合用来写书。一方面读者可以只看核心内容,也就是书的正文部分,不被外界打扰;当他们有交流需求的时候,也有时间轴方便的发言讨论。

这样的架构当然也有它的问题。用户被圈子分割在众多不同的圈子里,势必造成有些圈子人满为患,有些圈子门可罗雀。后者的维护者难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,难免会放弃圈子。而作为一个初创产品,原本流量就小,老厂导流也不多,几乎造不出大圈子,所以结果可想而知。

终于,去年7月上旬的时候,负责和我对接的小妹让我找时间把在知加写的东西导出来,知加即将关闭

SegmantFault 直播讲堂

SF 创办的比较早,开始主做问答社区,做的比较大了开始做线下的 Hackthon,去年开始做直播讲堂,应该是看到直播的热度,打算借势。我当时正好赋闲在家,本来就打算做视频讲座。SF 最吸引我的地方一切由讲师做主,时长也比较短,1小时的时间可以讲一些小主题,简单准备一天就可以开始。

于是去年 SF 成为我的主战场。我在上面做了11期视频,收获了了100多名观众,也得到一些经济上的收益。开始的时候,我计划20天做一期,坚持一年。但是越做越灰心,主要遇到两个问题:

  1. SF 的投入视频讲堂的资源在我看来不够,很多事情该做没做,讲师的后续体验很差。
  2. 如果把慕课网的视频课程比作正餐,那么 SF 只能算快餐。后者做起来容易,但是长期收益不行,做了大半年后我发现成本收益比太差,毕竟要养家糊口,于是放弃了。

总结 SF 直播的文章比较多,大家出门左转翻翻就是,我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GitChat

GitChat 也是去年开始运营的知识付费项目。他们家的特色是小书众筹:

  1. 字数在1w字左右,描述一个主题,规模接近 SF 的一次讲堂
  2. 作者先把选题挂出来,大家感兴趣就购买,凑够人数作者再写

关于 GitChat 和 SF 的对比我写过一篇文章:第一场 GitChat 总结

我在 GitChat 做了两场就没再做了,一方面写作(打字)压力比较大——本来口述能说清楚的东西,打字打出来相当费力;另一方面初期 GitChat 为了起量,门槛降得非常低,以至于很多分享者的水平太低,内容也特别虚,充斥着什么“大专生如何找到月薪两万的工作”这样的文章,以及各种入门小白照抄文。我还是有点情怀和自我要求的,所以就不想继续在里面发文。


接下来聊聊公共领域。这方面知识付费发展得非常好,原因我也分析过很多次,就不再多说。

罗辑思维 -> 得到

作为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和佼佼者,罗辑思维做了四年后开始转型,于去年推出“得到”应用,宣称要打造一所终生学习的大学。在这款应用中,罗辑思维团队请来了在各个方面都很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助阵,推出了很多门类的全年课程。除此之外,还搞了“每天听本书”栏目,由专门团队对图书进行解读,提炼出他们认为最精华的内容,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给读者。

如果让我给得到各栏目评分的话,大概是这样(刨去“制作精良”这方面的加分,百分制):

1. 罗辑思维 70分

存量知识在过去的4年里被消耗殆尽,高质量新知的补充速度不够,导致罗辑思维每天10分钟左右的内容很难填满,不得已加入很多注水的内容,恨不得随便从世面上抓起一本书就开讲。另外罗辑思维团队的逻辑能力反而是他们的短板,经常逻辑不通,证据既不充分也不必要,甚至还跑去影视作品里面拿剧情来当证据。

如果明年仍然是这样的表现,我觉得罗辑思维气数将尽。

BTW,我觉得之前周播版本应该在85以上,少数可以给到95。

2. 李翔的知识内参 渣,给30分吧

以前好像还是收费的,因为卖不动了所以改成免费了么?

3. 老罗的干货日记 90分

真正的干货,不仅有理而且有据,里面大部分内容对我很有启发,而且几乎找不到明显的逻辑问题。可惜的是老罗创业不顺,这个项目也中途夭折。我觉得这是我近期为知识付的最值得费。

4. 每天读本书 50分

首先还是那个原因,存量经典消费完了,现在只能降低筛选的标准。其次,解读者本人的水平也有限。一本书写那么厚,不是作者想骗稿费,而是很多东西不写那么多说不清楚。缺少关键证据的解读使得整本书的论点都立不住,难以服人。

5. 其它专家的分享 70分

有一些还可以,有一些课还可以。我觉得最奇怪的就是吴军博士,明明那么闪耀的光环,为啥就能说出那么多不靠谱的话呢?我当初还挺喜欢他那本《数学之美》,感觉他过分膨胀,太早消费自己的名声。

收智商税的

和罗辑思维一样,只要目标找得准,市场扒拉得够大,2017年是知识付费行业非常高产的一年。一方面大众的付费意识觉醒、付费习惯养成、付费手段方便快捷;另一方面在各种媒体、个人的狂轰乱炸之下,民众的知识焦虑也严重到不消费就无法缓解的程度。

我认为罗辑思维贩卖的是“软知识”,所谓“软”,就是说这些知识偏经验,偏开放,对结果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。所以学习了,也未必就能验证,未必对生活有价值。但罗辑思维的工作对社会仍然有巨大价值,因为还是有很多人,如果你不提供这样的产品,他们就宁可自己无知下去;提供50分的知识,也比没有知识好,我认为是这样。

但有些收智商税的,诸如咪蒙之流就太不要脸了。但是没办法,智商税永远存在。

声音渐小的问答

去年开年,一下子涌现出大批语音问答应用。与默默耕耘数年的知乎不同,这些应用纷纷装作“知识付费”的样子,希望能赶上一波风口。不过我当时就觉得不靠谱,这些应用无不是走网红娱乐路线,初期积累用户尚可,指望大家长期停留在应用上不可能。果然随着资本收紧钱袋,这些应用都逐步没有了声音。

静待关门的小密圈

小密圈的 slogan 是“团结一千位粉丝”,潜台词是“一千粉丝每人每月出100块,群主就高级中产”。结果年中因为福利业过分集中被整治了一次,下半年也进入了沉寂模式。我在上面的圈子都已经几个月没更了,不知道那些付费群如何。我认为,知加的问题,小密圈也有,所以,我认为它也时日无多。


总结

自己亲身参与、观察、思考一年之后,我也有些想法,总结一下。

二手知识

有人说罗辑思维贩卖二手知识,我不以为然,从字面意思来讲,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二手知识。所不同的是,我们在学校学习相对论,是由受过专业教育、经受过同行评定、苦研十多年的专家教授讲的;在得到里,是由毕业不久、不定学的什么破专业、大概花了一周看前言和写文案的小弟小妹讲解。

所以本质上,二手不二手,是个信任问题。

知识付费的本质

知识付费,这个名称并不准确。我其实比较赞同罗辑思维里面的一句话:自古以来,每当信息媒介技术发生升级,所有的知识必定被重新“生产”一遍。开始只有语言,所以口耳相传;而后文字出现,大家开始用各种方式把文字写下来保存下来;而后印刷机出现,书开始大规模出现;再接下来留声机、照相机、摄像机、互联网、等等。所以,结合这个观点,我认为,知识付费,是在支付技术极大成熟之后,随着我们用新媒介重新“生产”知识,用户开始购买这些新的知识类产品

沿着这条思路往下推论,还有几个结论:

  1. 每次重新生产,都在帮助原本被隔离在知识之外的人得到突破自身局限的机会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罗辑思维善莫大焉。
  2. 重新生产的知识不用刻意求变,除了修正和美化,大部分重新生产都集中在经典领域。所以我今年准备讲设计模式。
  3. 盘子变大是技术变革带来的,就知识付费而言,是因为更多人可以方便的支付、影音在线使得更多人愿意学习,所以老的产品形式天花板很低,所以我今年基本会放弃 GitChat。
  4. 知识付费和分享无关。大部分分享不值得付费,甚至不值得打赏。因为客户需要的是商品,是有足够价值、制作精良的产品。

最后

2018年,坚持分享,总结提炼,开发产品。

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用,不妨支持我创作更多有价值的分享: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评论

欢迎吐槽,共同进步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